公司快评︱中材节能归母净利润骤降94.70%,破局之路在何方?
面对业绩困境,中材节能亟需积极变革。在成本控制方面,公司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采购策略,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通过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锁定原材料价格。同时,借助数字化手段,优化供应链管理,降低采购成本。在人力成本管理上,合理配置人员,避免出现人员冗余现象,优化工期安排,减少窝工等情况。加大员工培训投入,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与工作效率,以降低单位人力成本。
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
中材节能2024年的业绩表现,犹如一记重锤,重重地敲在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的心间。年报数据显示,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.24亿元,同比下滑24.21%;归母净利润更是锐减至760.24万元,降幅高达94.70%。如此幅度的业绩滑坡,瞬间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。
深入剖析这一业绩困境,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。在业务板块层面,装备制造板块毛利的急剧下降,成为净利润大幅缩水的关键因素。2023年,该板块毛利率为24.97%,而到了2024年,这一数字骤降至13.72%,近乎腰斩。国内市场的波动给中材节能带来了严峻挑战。以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业务为例,近年来,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。水泥新建项目的减少,直接导致中材节能在水泥余热发电领域的市场需求受到影响。
尽管海外业务在收入占比上有所提升,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35.26%,同比增长12.44个百分点,但这背后的拓展之路实则布满荆棘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,汇率波动成为高悬在企业头顶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公司在国际化战略推进过程中,受项目所在国经济形势、政治局势、外交关系以及政府行政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,市场开拓难度加大,项目履约风险攀升。
面对业绩困境,中材节能亟需积极变革。在成本控制方面,公司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采购策略,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通过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锁定原材料价格。同时,借助数字化手段,优化供应链管理,降低采购成本。在人力成本管理上,合理配置人员,避免出现人员冗余现象,优化工期安排,减少窝工等情况。加大员工培训投入,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与工作效率,以降低单位人力成本。
在项目执行环节,要完善前期规划工作,充分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困难。建立有效的进度监控机制,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等工具,实时跟踪项目进度,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滞后问题。加强与施工方、供应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等各方的沟通协调,确保信息能够及时、准确传递,保障项目顺利推进。
从市场拓展与竞争应对角度出发,鉴于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,公司应聚焦新兴领域,如工业余热余压深度利用、分布式能源系统等,积极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。在海外市场,加强风险管理,深入调研目标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法律环境,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预案。利用远期外汇合约、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,对冲汇率风险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推出智能化、定制化的节能环保产品与服务,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。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积极举措,中材节能有望逐步走出业绩困境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